分享
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業(yè)務的網站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20005
中新經緯>>理財>>正文

又見銀行理財子公司自購“含權類”產品

2024-11-21 14:12:14 證券日報

  又見銀行理財子公司自購“含權類”產品  

  本報記者 彭 妍

  近日,招銀理財宣布自購旗下含權類理財產品。

  理財子公司購買自家理財產品并非新鮮事。早在2022年和2023年,包括光大理財、南銀理財、中郵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在內的理財子公司都曾用自有資金投資旗下理財產品。

  招銀理財自購旗下產品

  近日,招銀理財?shù)暮箫@示,該公司以自營資金購買,且高管、投資經理及員工都購買“招銀理財價值精選系列產品”。海報上編號為“102805”的理財產品,指向招銀理財旗下理財產品“招智價值精選一年持有系列”,產品風險評級為PR3。

  從資產投向來看,該產品理財資金不低于60%投資于固定收益類資產,不低于20%投資于權益類資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其中,0%至40%投資于股票等權益類資產,0%至20%投資于股指期貨等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自購或與近期理財資金搬家現(xiàn)象有關。9月份以來,股票市場火熱,部分投資者選擇贖回理財產品,將資金轉移至資本市場以期獲取高收益。同時,受股債蹺蹺板效應影響,債券市場表現(xiàn)相對低迷,進而對理財產品凈值表現(xiàn)帶來較大沖擊,或進一步強化投資者贖回意愿。在此背景下,理財子公司通過自購理財產品,特別是權益類理財產品,一方面,可以向市場和投資者傳遞積極信號,表明對理財行業(yè)發(fā)展長期向好的信心,穩(wěn)定投資者情緒;另一方面,通過自購含權類理財產品,釋放權益類投資將是理財子公司未來發(fā)展側重點的信號,以期提振投資者對于理財子公司權益類投資的信心。

  南開大學金融發(fā)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含權類”理財產品通常與股票市場表現(xiàn)相關,顯示出理財子公司對權益市場的信心。受當前經濟復蘇和市場回暖的影響,現(xiàn)在是投資權益類資產的較好時機。理財子公司自購行為可能是其風險管理策略的一部分,以平衡資產配置和控制風險。

  理財子公司購買自家理財產品并非新鮮事。2022年,包括光大理財、南銀理財、中郵理財在內的理財子公司都曾用自有資金購買旗下理財產品。2023年,包括招銀理財、興銀理財、渤銀理財在內的理財子公司都曾發(fā)起自購。其中,招銀理財宣布以自有資金1000萬元投資旗下股票型理財產品。興銀理財宣布,用自有資金投資旗下一只紅利策略產品,最高投資3000萬元。從自購產品類型來看,多數(shù)理財子公司自購產品為“含權類”,但也有部分理財子公司資金投向一些固收類產品。

  有助于穩(wěn)定投資者信心

  自9月24日以來,伴隨A股行情升溫,權益市場轉暖,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布局也發(fā)生了改變,多家理財子公司將“含權”產品擺到重要位置。

  招聯(lián)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理財子公司通過自購,傳遞出對理財產品和未來趨勢的信心,有助于穩(wěn)定投資者信心和市場預期的積極信號;通過自購,將理財子公司自身利益與投資者利益更緊密捆綁,有助于推動理財產品和理財市場保持穩(wěn)健發(fā)展。對理財子公司本身而言,目前處于相對市場底部,通過自購也有利于優(yōu)化市場布局。

  未來是否會有更多理財子公司跟進?在田利輝看來,未來會有其他理財子公司跟進和效仿,進而獲取競爭主動權,增強市場信心和提升產品吸引力。

  董希淼認為,展望下一階段,隨著我國金融市場更加穩(wěn)定、投資者風險偏好改變以及銀行和理財子公司能力提升,銀行理財市場將呈現(xiàn)以進促穩(wěn)、穩(wěn)中求進的態(tài)勢。從理財規(guī)模看,理財產品存續(xù)余額有望從2023年的27萬億元左右增長至29萬億元,甚至還可能突破30萬億元;從資產配置結果看,理財資產配置在延續(xù)“二八定律”(即80%的安全墊資產和20%的博收益資產)的前提下,預計債券、公募基金、權益類資產的占比有所回升。

  “不過,面對市場波動和投資者多樣化需求,銀行和理財子公司如何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這一‘不可能三角’中做好動態(tài)平衡,將是一個長期的巨大挑戰(zhàn)。”董希淼表示,下一階段,銀行和理財子公司應加快引入和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不斷提升對宏觀形勢和金融市場的研判能力,持續(xù)提升投資研究能力和資產配置能力,為不同需求的投資者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

  田利輝表示,未來理財子公司競爭力主要體現(xiàn)在產品創(chuàng)新、風控水平和資管能力上。同時,能否開展優(yōu)質的客戶服務和通過金融科技降低成本也是競爭的重中之重。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萬可義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