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2月1日電 (袁媛)11月30日,由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和中國經濟學年會秘書處主辦的“第二十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在北京舉行。在圓桌論壇環(huán)節(jié),多位專家圍繞人工智能(AI)對經濟學研究的影響展開了討論。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世界,不僅深刻影響著科技和產業(yè),也在經濟學領域引發(fā)了一場變革,包括創(chuàng)新邊界、方法論變革、政策挑戰(zhàn)與人才培養(yǎng)等多個維度。
AI擴展經濟學研究方法
“人工智能已經大大擴展了創(chuàng)新的可能性邊界!蹦暇┐髮W經濟學院院長鄭江淮在論壇上指出,AI對生產和創(chuàng)新的影響已成為經濟學研究的重要議題。他引用了一項國際研究指出,AI輔助研發(fā)的普及顯著提高了專利數量和產品質量,尤其是在頂級人才集中的領域。鄭江淮強調,企業(yè)利用AI直接進行技術研發(fā),正在重塑傳統(tǒng)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應將AI融入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探索“隨機前沿創(chuàng)新函數”作為衡量創(chuàng)新效率的新工具。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郭峰則從方法論的角度分析了AI對經濟學研究的顛覆性影響!斑^去我們的分析方法主要依賴理論驅動,但AI帶來的高維數據讓數據驅動的研究模式成為可能!彼麖娬{,AI在處理非結構化數據方面的強大能力,不僅能幫助學者更全面地理解經濟現象,也能為政策設計提供更精準的支持。例如,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可以在數千種潛在變量中自動識別X和Y之間的復雜關系,從而揭示新型的經濟行為模式。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釗則指出,中國和西方國家在AI應用的側重點上存在差異。例如,中國更注重AI在實際場景中的普及性,而西方國家則更傾向于基礎技術的突破!斑@種導向的差異可能決定了未來全球競爭格局的變化!贝送,他特別提醒,AI的發(fā)展可能強化高端人才的優(yōu)勢,卻也有可能進一步弱化低技能勞動者的競爭力。
AI驅動經濟政策設計轉變思路
AI的廣泛應用也對政策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人民大學國有經濟研究院教授劉瑞明認為,AI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為政策設計提供了更豐富的工具和數據支持;但另一方面,若過度依賴技術而忽視人的因素,則可能導致政策偏差甚至失效。他強調,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中國需要通過改革開放釋放經濟活力,同時提前布局社會保障體系,以應對AI時代可能帶來的失業(yè)和結構性問題。
劉瑞明提醒,AI技術集中應用可能導致區(qū)域之間的不平衡擴大。例如,AI技術的使用通常集中在高收入地區(qū),這些地區(qū)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得到進一步增強,而中低收入地區(qū)可能在技術擴散中被邊緣化。他呼吁政策制定者應更加關注AI技術的公平應用,以減少區(qū)域間的不平等。
在討論AI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時,鄭江淮提出,AI和大模型技術的普及正在改變國家間的競爭格局!把芯勘砻,AI在提高生產率的同時,也可能加劇國家間的分化。在這一趨勢下,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的效率和質量將成為決定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AI促使經濟學教育轉型
“AI時代,經濟學教育的核心不應僅是技術,更要關注人!标愥撜劦,未來的經濟學教育應在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之外,更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情感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這些是AI無法取代的核心競爭力。
與此同時,郭峰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出,學生應積極學習AI相關技能,如編程和大數據分析,以建立自己的學術壁壘!叭绻隳軌蛱幚韽碗s的高維數據,而其他人做不到,這就會成為你的競爭優(yōu)勢!彼瑫r指出,教師也應了解AI技術的基本邏輯,以便更有效地指導學生開展數據驅動的研究。
劉瑞明則從更宏觀的角度強調了經濟學教育的基礎性。他表示,無論AI如何發(fā)展,經濟學的核心始終是理解和解釋人類行為。“經濟學的主語永遠是‘經濟學’,而不是‘人工智能’。學生不僅要掌握技術,還要在邏輯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人文關懷方面不斷精進!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永進進一步闡述了科學研究的目標。他強調,科學研究的目的不是創(chuàng)新,科學研究最重要的能力也不是批判性思維,而是對自然、社會、宇宙的欣賞能力!芭行运季S不是創(chuàng)新的本質,而是追求真理,追求大自然對宇宙的好奇,是讓我們跟動物區(qū)別開來,跟AI區(qū)別開來的一個重要的標志!(文章?lián)暗诙膶弥袊洕鷮W年會”的發(fā)言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