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11日電 當地時間4月10日,美國股市和債市恢復拋售,美元指數時隔21個月再度跌破100,“股債匯”三殺下,全球分析師看衰美元資產。
美股再度大跌
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暫停征收超過75個國家對等關稅90天后,美國股市周四再度下跌,回吐了前一天的大部分漲幅。
標準500指數下跌3.46%,前一日飆升9.5%;道指下跌2.5%,納指下跌4.31%。美聯社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戰(zhàn)繼續(xù)威脅著經濟。
大型科技股全線下跌,特斯拉跌逾7%,臉書跌逾6%,英偉達跌逾5%,亞馬遜跌逾5%,蘋果跌逾4%,谷歌跌逾3%,微軟跌逾2%。
SPI資產管理公司的Stephen Innes表示,“暫停關稅帶來的一時興奮正在迅速消退”。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則對新一輪的市場拋售不以為然,并預測與其他國家達成協議將帶來更多確定性。
瑞銀策略師Bhanu Baweja在一份關于總統(tǒng)關稅決定的報告中寫道:“特朗普‘眨眼’了,但損害并沒有完全消除!彼J為,即使對其他國家的關稅只保留10%,對美國經濟的打擊仍足以損害美國企業(yè)未來利潤的增長。
高盛的研報最新預計,由于美國三大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敵意持續(xù)存在,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45%。
國債收益率持續(xù)攀升
股票市場波動也打擊了債券市場,美國國債遭遇拋售,30年期美債收益率再度向5%關口邁進。
長期以來,美國國債一直是投資者在恐慌時期的首選投資對象,被華爾街標榜為安全、無風險。最近幾天,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飆升。投資者拋售10年期和30年期美國國債——推低價格、推高收益率。
美國國債收益率的飆升對特朗普宣稱的減稅和控制預算赤字的目標構成了風險,彭博社認為,這是他決定暫停對數十個國家征收更高關稅90天的部分原因。
美聯社則分析,收益率突然大幅上升的背后有多個原因,對沖基金可能已經拋售美國國債以籌集現金,而美國以外的投資者可能因為貿易戰(zhàn)而拋售美國國債。不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加劇了股市的壓力,并推高了美國家庭和企業(yè)抵押貸款和其他貸款的利率。
中金公司張峻棟等表示,美債仍處在供過于求狀態(tài)。雖然美債上限限制了凈發(fā)行量,但需求也較弱,特別是海外資金需求在2024年底開始走弱。同時,美債的潛在供給也在增加,4月5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了新版本的債務上限方案,未來十年增加5.8萬億美元基本赤字,較2月底眾議院版本更為激進,最終版本的預算調節(jié)法案可能在5、6月通過,屆時美債供給可能大幅走高,對流動性造成較大擠壓,真正的流動性沖擊或仍未到來。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周君芝指出,美債風暴的背后在于關稅沖擊下的全球秩序重構才是市場真正的焦點。本次關稅博弈和近期歷史上的數輪博弈不同,本輪關稅博弈意味著一輪全球新秩序和新規(guī)則的重塑。當下全球尚未迎來明確的全球新秩序,故而資本市場先定價一次不確定性。全球新秩序重建過程中的美元流動性循環(huán)是何走向,市場也充滿困惑。
美元指數跌破100
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盤中一度跌破100,最低觸及99.66,為2023年7月以來首次。
投資者也隨即涌入避險資產,導致瑞士法郎兌美元匯率飆升至10年來的高點。
當日公布的CPI數據顯示,美國3月CPI和核心CPI雙雙低于預期,食品環(huán)比回升,能源、核心商品、核心服務環(huán)比均有所回落。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表示,數據公布后,降息預期小幅上調,目前市場預期美聯儲全年至少降息3次,有50%左右的概率降息4次,并且6月降息概率達100%。近期海外市場劇烈波動,短期核心矛盾是關稅擾動下的流動性危機,中長期核心矛盾是全球經濟是否衰退。鑒于關稅能否緩和、對經濟沖擊有多大尚無法準確預估,未來幾個月將是觀察窗口,在形勢明朗之前預計市場風險偏好難明顯回暖,資產價格大概率將維持高波動。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策略師卡Carol Kong表示:“特朗普關稅立場的反復變化削弱了投資者對美國政府和經濟的信心,而美國股票、債券和美元的拋售表明,市場參與者正在重新配置投資組合,遠離美元資產!(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